第1037章 崭新的一年-《原始文明成长记》
第(1/3)页
第1037章 崭新的一年
随着春季的到来,各地的百姓也开始了繁重的春耕劳作,不过和往年不同的时,今年北方许多的百姓都用上了插秧机,这样堪比旱地耧车一样的新农具,大大降低了插秧时的劳作强度。
自汉部落种植水稻的这十年以来,百姓们终于能站着把禾苗插到地里了,再也不用弯腰了,这就是巨大的进步。
相比于各地的水稻田,浏阳郡那里的机耕试验田显然要更加先进,他们不仅不用弯腰,甚至坐着就能耕种更多的土地。
二十辆拖拉机,六十名驾驶员,现在全都按照三班倒的工作方式,日夜不停的在地里播种,除了吃饭上厕所,给拖拉机加水加煤之外,其余全部的时间都在工作。
多出来的那一辆验证型号的原车现在就成了保姆车,用拖拉机拉着一车的煤炭和水,专门给那二十辆车做燃料补给。
这样的工作强度自然是很高的,但也不用维持太长的时间,因为两万亩玉米全部耕种完毕也只需不到四天的时间,再累也就累四天而已,过了这几天他们完全可以放假休息。
而在新钢郡那边,十四月中旬的时候那些研究院和工人就已经休假结束,回去工作了。
罗冲给他们交代的任务也很简单,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收割机研发定型,然后开始批量生产,为第一季度玉米的收割做好准备。
不过由于初代的玉米收割机并不具备脱粒功能,所以还要另外开发一种玉米脱粒机才行,而且最好还是便携的,不然又要占据太多的资源。
后续的铁路铺设也可以从卫山郡源源不断的运输铁轨过来,单向航程最快只需五个昼夜,这样的运输速度放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非常快的了。
因此最后罗冲的方案就是弄个空压机来提供动力,各地都有机井房,也都有蒸气机,到时候直接附带个空压机过去,那脱粒机他们也就都可以使用了。
再说的具体一点,游伏这次过去实际上就三个任务,第一是筑城的规划,这次可不是找个大概范围那么简单了,而是要直接插标划线,确定城池的具体位置了。
除此之外,去病还专门征调了一千民兵放到各个船上,负责押送这些俘虏,等送过去之后他们还是要跟着船回来的。
除此之外,这条铁路还要经过那座钼矿,然后一路向东抵达煤矿附近的那个城池,把周围的煤矿也纳入铁路沿线的范围,同时再往东一些的白屋族也要拉拢过来,最好放到这个城里,这点其实也很容易做到,老办法,用各种物资诱使他们来给汉部落打工,就以建造城池的名义,在和汉部落长期的交流中,一定能把他们同化过来。
筑城那当然是不容易的,再一个杳无人烟的地方建立城池,首先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工作,首先是做好具体的规划,城池建在哪里,哪里是农田,在哪里采伐木材,从哪里采土烧制砖瓦,这个采土的地方最好还要和灌溉系统或者水利系统结合在一起。
罗冲收到消息后亲自前往验收样品,经过几天的测试后,正式给玉米收割机定型,并宣布先试生产十辆的生产任务。
因此在罗冲的催促和指导下,收割机的研发进展也非常迅速,从元年十四月下旬开始复工,二年一月的中旬就出了成品,这也多亏了之前的研究,本来这个项目也都快出成果了,要不是为了赶着过年还有拖拉机的订单,估计收割机早就弄出来了。
第(1/3)页